科學技術
浙江工業大學高度重視學術交流與合作,堅持“交流促合作,合作助發展”的發展理念,多措并舉構筑了以“學術交流繁榮計劃”和“學術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為指引,“青年科學家沙龍”為基礎的多層次、多形式的綜合學術交流體系,充分發揮學術交流與合作對科技創新的引領性作用,形成良好的學術交流氛圍。
學校于 2015 年和 2017 年先后設立“學術交流繁榮計劃”和“學術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重點支持自然科學領域高層次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包括舉辦國際性學術會議和全國性學術會議、高層次專題學術研討會、“運河講堂”、學術報告或講座等,有效推進了學校與國內外知名高校及研究機構的交流與合作,提升了學??蒲袆撔履芰蛯W術影響力。
自2019年起,學校開展常態化“青年科學家沙龍”,致力于促進多學科交叉融合,打造高端學術生態,提升學校青年科學家科研創新能力。迄今為止,沙龍實現了理工科學院及直屬研究機構的全參與,做客沙龍的主講嘉賓逾百人,參會的師生、公司技術人員千余人,報告覆蓋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機械制造、先進材料、綠色制藥、生態環保、人工智能以及天體物理等多個學術領域。
學校將繼續圍繞建設“工程科學技術的研究開發基地”的目標,健全學校特色“四個面向”科研創新體系,積極搭建多種學術交流平臺,激發靈感、啟迪思想,實現學術創新,加快推進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助力區域特色鮮明、國內一流的研究型大學建設。
2021年度“學術交流繁榮計劃”支持的學術會議
序號 | 學院/部門 | 活動名稱 | 活動類型 | 開展時間 |
1 | 土木工程學院 | 第一屆氣候變化條件下重大基礎設施巖土工程災害與恢復國際學術會議 | 國際性學術會議 | 11月 |
2 | 藥學院 | 二十四節氣生命健康國際論壇 | 國際性學術會議 | 10.22-10.24 |
3 | 綠色制藥協同創新中心 | 2021綠色制藥莫干山國際峰會 | 國際性學術會議 | 10.11-10.14 |
4 | 機械工程學院 | 2021結構完整性國際研討會 | 國際性學術會議 | 10.8-10.11 |
5 | 土木工程學院 | 第二屆“一帶一路”巖土工程問題國際研討會—地下工程施工力學與控制技術專題 | 全國性學術會議 | 11.12-12.14 |
6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第五屆高分子成型加工及其產業發展研討會 | 全國性學術會議 | 5.14-5.16 |
7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2021高分子液晶態與超分子有序結構學術研討會 | 全國性學術會議 | 12.3-12.6 |
8 | 化學工程學院 | 雙碳下綠色化工技術研討會 | 全國性學術會議 | 12.15-12.17 |
9 | 生物工程學院 | 第四屆生物化工青年學者論壇暨第八屆生物化工技術創新及產業發展研討會 | 全國性學術會議 | 5.7-5.9 |
10 | 土木工程學院 | 第 7 屆長三角地區結構工程青年學者學術沙龍 | 全國性學術會議 | 5.15 |
11 | 藥學院 | 2021年長三角藥物化學研討會 | 全國性學術會議 | 11.5-11.6 |
12 | 機械工程學院 | 第十九屆全國特種加工學術會議 | 全國性學術會議 | 11 月 |
13 | 機械工程學院 | 第十三屆西湖論壇——精密制造學術會議 | 全國性學術會議 | 12.24-12.26 |
14 | 機械工程學院 | 第九屆聲學與振動專題研討會(線上和線下結合) | 全國性學術會議 | 12月 |
15 | 機械工程學院 | 機械工程年會 | 全國性學術會議 | 12月 |
16 | 環境學院 | 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2021年度學術年會暨第一屆中國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大會 | 全國性學術會議 | 11.12-14 |
17 | 理學院 | 早期宇宙與引力波物理暑期學校暨第二屆杭州引力波物理學術研討會 | 全國性學術會議 | 8.9-8.20 |
18 | 理學院 | 調和分析及其應用學術研討會 | 高層次專題 學術研討會 | 11月 |
19 | 科研院 | 工業領域碳中和行動莫干山研討會 | 高層次專題 學術研討會 | 12月 |
20 | 信息工程學院 | 2021神經影像計算與人工智能研討會 | 高層次專題 學術研討會 | 11月 |
21 | 信息工程學院 | 人工智能及結構生物信息學專題學術國際研討會 | 高層次專題 學術研討會 | 11月 |
22 | 信息工程學院 | 人工智能與學習控制專題學術研討會 | 高層次專題 學術研討會 | 11月 |
社會科學
浙江工業大學深入推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交流與影響力提升計劃”,重點打造了一批有影響力的國內國際學術會議,為高端成果培育營造良好的內外部環境,擴大工大文科品牌在學術界及社會各界的影響力。
結合學科特點和學院實際,學校重點支持人文社會科學領域高層次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包括:舉辦國際性和全國性重要學術會議、人文社會科學名家講壇、運河講堂、支持青年教師國際交流、研究能力提升工作坊、期刊發表影響力提升行動、高質量論文作者認定等。